十四、.明代哲学家王守仁 ?? 玉成经历 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
社会哲学 1、教育思想 朱熹的长期从事讲学活动,精心编撰了《四书集注》等多种教材,培养了众多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是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二是关于“朱子读书法”。
人生哲学 朱熹作为南宋理学的代表,他的心性理论中涉及的主要概念有天、天命、天理、心性、身、血气,这些概念基本反应了朱熹的生命哲学观,也提升了儒家心性学说的价值。 在朱熹生命哲学中,魂魄不能离开肉体而存
人性哲学-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专指理言,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
思维哲学-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格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
2、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气是物质,太极之气)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
朱熹的哲学体系 宇宙哲学 1、理气论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
十三、理学集大成者朱熹 一、玉成经历 朱熹(1130.9.15~1200.4.23)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
明本析疑 程颢、程颐所创建的“天理”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并受到了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致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近千
人生哲学 程颢认为,“无人欲即皆天理”。因此教人“存天理、灭人欲”。也就是要人抛弃一己之私,不以私害公,要存宇宙之心,得做人之乐。所以,要“存天理”,必须先“明天理”。而要“明天理”,便要即物穷理,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