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老师,我锻炼真气运行法,下丹田气感老是不明显,该怎么办?
答:呼吸是真气运行的推动力,我们可有效利用呼吸的作用。采用“呼气注意到下丹田”的办法,可先利用武火操作,这样下丹田容易有气感。就像是熬中药一样,我们可先用猛火,也就是武火,这样水容易烧开;很快就能见到水蒸气往上冒。等烧开后,再调整小火(文火)慢慢炖。下丹田就是一个炉鼎,用来烧练真气能量,一样的道理。这些水蒸汽就像是我们的真气。
学员:我确实有这样做,但一用武火操作,就很容易上火,唾液变少,是不是武火太过了?
答:采用武火,掌握不好火候确实容易上火。当锻炼第三步“调息凝神守丹田”,下丹田有比较 明显、稳定的气感,就可以调节成文火了; 尤其是下丹田感觉饱满时,一定要调成文火了。对于已经锻炼一段时间的人来说,我们刚开始坐下来锻炼时,也可先用武火操作;当感觉到下丹田真气热感明显、稳 定时,也应调成文火了。如下丹田开始发烫了,这个肯定不合适。就会出现口干舌燥了,唾液粘稠了,口液很少了,感到口苦了......这就说明上火了。“壮 火食气”,上火肯定要食气,就是吞食我们的真气,耗散我们的阴液,就是耗散我们的津液。而“少火生气“,少火也就是文火,则能有效的产生、培补新的真气能 量。
学员:老师,道理容易明白;但不好操作,到底怎么掌握武火与文火的火候呢?我容易上火是不是呼吸太重了?
答:第三步锻炼要领是“调息凝神守丹田”,调息确实很重要。很多人都认为武火就是呼气要 重,甚至大力的呼气;而文火就是呼气很轻、细。的确,这是武火与文火的重要区别。然而,这还没把握住根本问题。我把呼气呼得很重,也不会上火。我跟大家演 示一下。呼。。。呼。。。呼。。。大家觉得我的呼得重吗?呼气力度大吗?
学员:是的。
老师:那你们觉得我这样呼能上火吗?。。。我这样做是不会上火的。为什么呢?大家想象,上火是上的什么火?上的是“心”火,也就是“心”中之火。这火是从“心”中而来的,并不是从呼吸中来的。
学员:啊,原来上火跟呼吸没有关系啊。那“心”中的火是怎么来的呢?
老师:这倒也不能说上火与呼吸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心”中的火,就是因为练功太着急,上火 来的。为什么着急呢?因为,我们来练功抱有较强的欲望目的,很多人希望气感很明显,巴不得马上通督,或者赶紧把身体疾病调理好。而看到其他同学锻炼比较 快,比较好,甚至眼看着一个个通督了,更是内心着急;因为不自觉地起了比较心。加上,现代社会总体压力很大,节奏很快,普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所以虽然 我们是在练静功,但很容易带着以往的习气、惯性,表现得急于求成。尤其是大家从百忙中抽出一整段宝贵时间来锻炼,很不容易,更容易急于求成!而锻炼时老是 没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就会怀疑方法的正确性;一会儿尝试这个方法,一会儿又尝试哪个;这个内心纠结啊!!!很难受!心中很担忧、焦虑、不安;甚至愁眉苦 脸;生怕这次白来,达不到预期目的。因此,“心”中着急起火,是很正常的。我问问大家,你们一坐下来有没有先把身心放松,内心安静一下?是不是就马上开始 调呼吸了,甚至着急、拼命地就向丹田呼气了?
学员:(大部分学员笑了)是这样的。
老师:我们心中欲望追求强烈啊!一着急,心意就重了。所以,一听说,要呼气重点,有些同学就心中很着急,眉头紧锁地在哪使命地往下压气。呼嗻…呼嗻…呼嗻…甚至呼吸导致胸闷憋气,呼气到下丹田不自觉往上反弹。搞得自己很累,真划不来!
学员:是啊,我呼气时就经常有胸闷、憋气,或出现呼吸不够用的时候。
老师:真气运行法的呼吸要求是自然呼吸。这个意思是我们呼吸不要刻意,不要强求,要顺其自 然。而这个自然是指的内心要放松自然,心平气和地进行呼吸操作。在此前提下,即使呼气重点,甚至很重也不会上火的。就像我刚才跟大家演示操作的一样,我很 大力地呼气也不会上火,因为我心中没火,是放松淡然,平和安静的。我们心意很重,就会太执著于自己的欲望追求,一执著就强求了。这说到底,练静功还是要把 握好调心练意,心意清静啊!
学员:老师,我明白了。原来呼吸重是因为心理急于求成,心意重的缘故。那武火和文火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答:武火与文火的区别根本上在于内在心意,进而才是呼吸力度。具体区别如下表:
心中欲望追求 | 心意 | 呼吸 | |
武火 | 一般或淡然 | 较重或平和 | 力度大、较重 |
文火 | 淡然 | 平和、淡然;甚至似有非有,若有若无。 | 轻、细 |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武火还是文火,其共同点都是要求内在心意淡然、平和。只是文火用的心意更轻淡。
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相通的,武火与文火就是虚实问题。我们看武火与文火的区别,可看看中国的书画。往往有些笔墨很重,而有些很轻,尤其是连线更是虚无淡然;一幅画前面写实笔墨重,远处的背景往往是虚无缥缈的。而我们连动功,也要讲究下面是稳重圆实,上面是轻灵虚无。
古人说:传功不传火,火候的问题确实很重要。我们在实际操作时,一定要去留意唾液,当唾液一旦变少、粘稠、口苦,感到满口灼热,就要调节自己的心意和火候了。如果我们内心淡然欲求,心平气和,身心放松,甚至心意安静、淡然,那就会阴阳平衡,唾液变多、清凉、甘甜。
(内养山人 何伟 与同修共勉)
原文地址:https://www.neiyang.org/newsdetail-176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