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儒家重要人物与思想演变 由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文化一直占主导地位,所以,在第四章简述的基础上,这一章从儒家人物成长的背景和学术发展的过程来详细分析一下儒家学说的演进和其哲学、人才学价值。
近代启蒙思想家魏源 魏源,清末思想家。提出“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观点,主张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械等先进技术和选兵、练兵、养兵之法,改革中国军队。为了捍卫中国的独立自主,
古代宇宙哲学的通家戴震 戴震(1724~1777) 清代考据学家,思想家。字东原,安徽休宁隆阜(今属屯溪)人。进士,曾任纂修、翰林院庶吉士之职。在哲学上,他认为物质的气是宇宙本原,阴阳、五行、道都是
古代社会哲学的通家唐甄 1630~1704)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政论家。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四川省达州(今达县)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清顺治十四年(1675)中举人。曾在山西长子担任过10
古代社会哲学的通家唐甄 1630~1704)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政论家。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四川省达州(今达县)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清顺治十四年(1675)中举人。曾在山西长子担任过10
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1619~1692) 王夫之明末清初人,唯物思想。哲学上总结并发展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读四书大全说》卷十),以为“气”是物
提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 顾炎武(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
中国思想启蒙之父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州,亦号南雷,浙江余姚人。他的父亲黄尊素为万历进士,天启中为御史,是东林党人,因弹劾魏忠贤而被削职归籍,不久又下狱,受酷刑而死。十九
四、明、清思想家、哲学家 李贽(1527~1602)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李贽一生曾用过的名号众多,还有笃吾、百泉居士、宏父、思斋、龙湖叟、秃翁等。李贽为泰州学
四、明、清思想家、哲学家 王畿(1498--1583)中国明代思想家。明阳明学派主要成员之一。认为良知是当下现成,不假功夫修正,与孔子相一致。知识与良知有别,知识不是良知,但在良知的作用下可以变为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