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就是主心骨!解放军之所以不可战胜,正是因为有着一大批杰出的将领。看看开国时的十大元帅、十位大将以及几百名上将、中将、少将,哪一个不是久经沙场、能征善战的猛将!比如援越抗法时的陈赓大将、攻打大陈列岛的张爱萍中将、中印战争的前线指挥张国华中将、珍宝岛前线指挥的肖全夫少将等等。给人的感觉就是,随便拉一个将军出来,就能保证解放军无往不胜。
1935年,斯大林提出了“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之后,苏联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培养、训练经济工作干部,充分发挥现有技术力量的作用,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水平,大胆提拔富有创造性和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扩大技术队伍。
到了1937年,苏联全国知识分子干部已达960多万人,其中技术人才达400万以上。高等学校在校人数达54万人,超过英、法、德、日、意在校大学生人数的总和。在斯大林的“干部决定一切”口号的推动下,苏联的国民经济中得到迅速发展。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依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从各解放区抽调总共10万人马进入东北。结果几年之后,这10万人马发展成了百万雄师,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势如破竹、无坚不摧。东北部队能够迅速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共中央高瞻远瞩,派了两万名干部跟随部队进入东北。
迅速壮大的华为集团与东北野战军有些类似。在1988年,华为只有14人,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人数一年比一年猛增。1995年是800多人,1997年是5600人,1999年是15000人,2003年是22000人。华为能够奇迹般地扩张而整个组织不混乱,就是得力于有一大批从“火线”上提拔起来的中层管理者。
在一个小企业里,企业家可以直接管理员工,但是企业发展壮大之后,企业家就管不过来了,这个时候,中层干部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就好像水浒梁山是随着108位好汉不断入伙而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这些好汉不相当于中层干部吗?所以山寨就迅速兴旺发达起来了。
还有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他能在短短十来年的时间里,将当时最赚钱的生意钱庄、当铺、生丝、军火、粮食、房产等做全了,如果没有一大批掌柜、挡手、阿大等相当于今天的职业经理人类型的人才帮助,是不可能做到的。
因为中层干部介于领导者与基层员工之间,这种中间地位凸现出了中层干部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如果把一个企业比作为一个人,高层管理者就是大脑,中层就是脊梁,要替大脑传达和执行命令到四肢——基层。所以,中层干部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素质的好与差、能力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实力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