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心理学研究生与我QQ交流,她讲到她在学佛,而且在学习《弟子规》《了凡四训》,她认为这些完全是对的。 当我引用孟子的一句话:尽心书,不如无书。这时她就说:弟子规、了凡四训已经流传了几百年,一定有他们的道理,一定不会有任何的错误。
我也不说话了,因为我明白,或许说再多的道理,她都无法接受与理解。因为一个学生从学校到社会必须要破三观:
1、经济观:
以前我们认为有水平、有能力、有技术等真才实学,才可以创造经济价值,拥有美好的生活。而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特点显示:最核心的是背后运作,而并非真才实学是第一位的。
如贝克汉姆,到中国疯狂之极,到北大更是秀中国文字的纹身,北大的女生们都尖叫。请问小贝在世界踢球界,足球水平第一吗,当然不是,至于在欧洲也算不上什么第一。但是他的收入是全世界足球界是第一的,为什么呢?
因为他的背后有一个运作团队,听说他的头到脚都不是他自己的,都是别人的,都是广告商们的。
2、爱情观: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可惜啊在学校的时候,或许认为爱情问题,比较简单,没有太多的涉及到社会的综合情与复杂情。
爱情在婚姻之中,只是一个小%而以。而占比重更大的是经济条件、房子、车子,至于伟大的爱情在这些物质面前,显的不堪一击。
我要爱情,但我更需要面包。 宁可坐在宝马上哭,也不要坐自行车上笑。
无可厚非,这就是现在的爱情观,很现实、很势利,但不是我们所能阻挡与改变的。
3、处世观:
学校之中,人际关系很简单,没有太多的勾心斗角,面前在与你笑,回头到领导那里说你的坏话。
同时在家庭中,自己是宝贝儿子、女儿,家人都会让着你,到社会上谁让你呢,你以为自己是谁啊,大家都是宝贝了,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啊。
同时更主要的是一种挫败感,找工作挫败、人际交流挫败、观念不同挫败,学校里的东西与现实着太多了。
综合上述,我倒是觉得,我们是否可以直接让学校教一些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东西,让他们提前与社会接规一下会更好。
当然有人会说,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很惨、很心痛,打击着有美好梦想的学生们。
但是我要说,一样的风雨、一样的艰心、一样的因惑,为什么不早让他们悟几年呢,说不定在学校几年时间的领悟,毕业时已经成为能与社会对接的思想成熟的可造之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