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波资历背景
吴江波老师简介
吴江波老师,男,汉族,1966年7月生,澳门城市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在职研究生,国家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广东省劳动学会、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会员,江门市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会员,江门市质量协会会员,现任职广东省江门市某公司管理顾问兼管理办主任、管理者代表。吴江波老师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20年,主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人才队伍和制度化建设、企业管理项目改善实施和质量管理体系推导工作,特别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主导完成企业管理改善方案46项,主讲企业管理培训课程166个近600场次6万人次,曾获得国家和省市地方奖励6项,发表论文11篇,为我国企业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是公认的学者型、研究型、实战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根据BSC和KPI的原理,结合广大中小型企业的实践探讨,吴江波老师独立设计与开发了一套适用中小企业的绩效考评模式——“定性定量法”,该模式主要结合战略管理原理,建立核心绩效考核体系,确定主要业绩定量考核与工作表现定性考核的方法。该理论同时被收录在中国社科院人力资源中心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项目课题组备案研究论文。该模式自开发以来,已有省内十多家企业成功应用并获得普遍认同与好评。
就如何构建企业绩效考核系统展开研究,吴江波老师针对小型机械制造企业特点,通过对激励理论、绩效考核工具理论及绩效考核方式方法理论的理解与综合评述,充分运用调查研究、工作分析、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与工具,重点研究与实证分析了中小型企业绩效考核的方面存在的不足,探讨了绩效考核的目标设置、考评指标与权重、考评方法及工具、绩效沟通改善方法,并创新研究开发设计了基于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的部门联责承包制考核模式——“统分结合法”,即通过BSC与KPI考核方法的原理,针对企业部门管理的特点,在各部门的考核根据部门承担的责任与目标设立了不同的核心业务指标和不同权重,从而将企业的统一指标与部门核心业务指标有机结合,已在服务单位成功实施,丰富了KPI工具理论的管理实践,具有现实的意义。“基于价值贡献的KPI模式下的部门绩效考核方法实证研究”项目,获得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0年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优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唯一来自企业一线的二等奖获得者,也是最高获奖者)。
在经济学方面,吴江波老师首次提出“过程增值-效能经济”理论模型,强调“在组织经济运行的所有过程中必须实现增值”的实用经济理论观点,彻底颠覆了 “经济管理的核心是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的传统观念,同时在企业实体经济领域成功运用,丰富了新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学理论,对于探索企业经济管理,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低碳经济社会作出了一定贡献。
在管理学领域,吴江波老师提出“制造项目管理”理论、“黄金分割管理现象”管理科学概念,与传统目标管理、项目管理、管理二八理论不同,强调“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管理活动中普通存在黄金分割比例现象”(命名为“和谐美现象”),成功探讨中小型企业中高层核心团队建设、年薪制工资与年终分红激励制度设计,并创新研究开发设计了适用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绩效考核模式——“统分结合法”和“定性定量法”。
2006年8月,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2006中国杰出人力资源管理者”荣誉称号;2008年6月,获得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颁发“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管理成就奖”;2009年2月,获得阳光教育培训中心、珠三角民营企业发展研究中心颁发“阳光发展贡献奖”;2011年5月,获得广东劳动学会、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颁发“2010广东省最具价值人力资源总监”荣誉称号;2011年5月,获得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0年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优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