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也是万物为来年春天的复苏、成长积累能量的时候。《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可见早在古代,先人们就认识到了冬季养生的重要性。现代气象医学研究也认为,寒冷的气候使人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血液循环发生改变,易染疾病,因此冬季养生至关重要。
值此三九时节,我们邀请了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来教授大家冬季养生的方法。在文章中,杨力教授根据季节与人体生理的特点,告诉了大家如何在三九天里进补防病,以远离疾病骚扰,尽情享受寒风卷地百草折的畅快淋漓,欣赏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丽景色。
杨力 祖籍江苏,1946年出生于书香人家,著名中医学家、作家、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出版养生科普书《杨力养生23讲》、《杨力四季养生谈》、《杨力抗衰老36计》等;
医学作品有《周易与中医学》、《中医运气学》、《中医疾病预测学》等;
文学作品有《中华五千年文化经典》等系列;“千古系列”历史小说《千古王朝》等。
冬至要“三藏”
第一,勿妄泄精。节欲保精,忌过分疲劳。
第二,勿妄耗神。心神调和,不要过分劳心,晚上少熬夜。
第三,勿妄泄气。情绪节制,不要过分喜怒哀伤,包括不要过分体劳,如激烈运动、过分出汗等。
冬至有“三补”
冬补食品:冬虫夏草、人参、附片,为三九天三大补品。
一补气虚。气虚者:冬虫夏草5条,人参3~5克炖鸡。
二补血虚。血虚者:当归10克,炖生姜羊肉汤。
三补阳虚。阳虚者:多吃狗肉、羊肉。阳虚重者:制附片10克,猪肉,制附片先煮2小时,放入肉再煮1小时,喝汤吃肉。
总之,冬至应加大进补力度,所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冬至有“五防”
寒冬季节、天寒地冻,气温低,人体气血缓慢,所以有心脑动脉硬化的人,易出现心梗、脑梗,尤其在夜半更易发生。
一防心绞痛、心梗
因为寒冷会刺激心脏冠状血管收缩,从而激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所以要注意穿暖防寒、多晒太阳。因为心绞痛、心梗容易发生在半夜,所以被褥要暖,睡前如感憋气的,要服丹七片。心前区不适的要服速效救心丸等,较重者如出现面色苍白、胸痛憋气、冷汗淋漓、烦躁不安的,要立即送医院。
二防脑梗
因冬至以后天气严寒,气血运行缓慢,故脑动脉管腔狭窄的人易形成血栓;帽子要暖和,避免头部受寒,避免过劳;养生多吃萝卜、山楂、丹七片,少吃高胆固醇的食物;避免血液浓缩,睡前一小时要喝一杯水,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杯水。平时可服生三七粉0.3~0.6克(冲入温水或肉汤服),但有出血倾向(紫癜、胃出血、鼻出血等)的人不宜吃。
如出现头痛、嗜睡、腿脚不便、半身不利索的要赶快看医生。
注意,冬天锻炼的人,要在太阳出来后锻炼。
三防肾病
尤其要防肾炎,肾炎分为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两种。急性肾炎是寒冷天易患的病,其主要症状是少尿、无尿、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肿、腰痛、高血压,此病发展极快,要尽快看医生,否则很容易发展为尿毒症、肾功能衰竭。冬天要防受寒,感冒发热,患扁桃体炎、咽峡炎、猩红热、皮肤脓疱等都要尽早治疗。尤其是少年儿童要注意。另外,冬天慢性肾炎易发作,其主要症状是蛋白尿、尿量减少、水肿、高血压、腰痛。冬天要坚持治疗,防受寒,不要太疲劳,要减少盐及蛋白质摄入,心态要调整好。
冬至,天气严寒,寒气通于肾,所以冬至前后,肾病易加重,生活上要注意几点:腰部避免受寒,裤子要穿暖;避免感冒,有咽、扁桃体炎要积极治疗;避免过度疲劳;盐、肉要少吃,水要少喝,以保护肾功能;不吃有毒的食物。
四防肺炎
冬季感冒或支气管炎易转为肺炎,所以要避免受寒及过度疲劳,衣服要穿暖,背心不可少,还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多吃萝卜、白菜,因为冬天常吃肉,易生痰,所以冬天要“多吃萝卜白菜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少儿有感冒者尤其要注意治疗,防受寒,以免转成肺炎。
五防流行性脑膜炎
冬天是流行性脑膜炎的流行季节,流脑是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症状是高热、头痛、呕吐、皮肤出现瘀点及颈项强直,要赶快送医院。少儿及老年人在流脑流行期间要避免到公共场所,并应在医师指导下服预防药及进行预防接种。
小寒防“四低”
小寒往往处于1月上旬,正是强冷空气及寒潮冷锋活动频繁的时候,这时除了要防心脑梗、肾衰、肺炎三大病之外,还要注意防“四低”:
一防低血压
冬至前后到大寒期间有低血压的人多气虚,养生则睡前可含几片人参,晚饭可吃人参3~5克、黄芪10克炖肉。
二防低血糖
患低血糖的人预防的方法是:晚上入睡前吃点甜粥、甜点或喝一杯加糖牛奶,晚饭要吃饱。
三防低体温
体温偏低的人,怕冷、手足凉、脉弱无力的多为阳虚,可服金匮肾气丸,晚饭可吃羊肉、狗肉、鸡肉等温热性食物,或制附片10~15克炖肉。注意附片用布包先煮2小时,加肉后再煮1小时,吃肉喝汤。被褥要暖,可加热水袋或电褥。
四防气脱
易气虚气脱的人,可服补中益气丸,晚饭可吃人参3~5克,黄芪10克炖鸡或炖羊肉或睡前含几片人参,或人参3~5克,加冰糖泡水饮。
大寒要“六防”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尾,也是冬季即将结束之际,隐隐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但毕竟还不是春天,保暖保健不能掉以轻心,要防以下疾病:
一防冻伤
寒冬季节,天气严寒易冻伤手脚,预防方法是穿暖防寒。鞋袜要松软防风,以免影响气血供应。
阳虚之体,怕冷、手足发凉、脉沉而弱,可服金匮肾气丸,吃饭要多吃羊肉、狗肉等温热食品,还要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局部多按摩,也可擦冻疮膏。
二防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的主要原因是对寒风过敏,另外是皮肤抵抗力偏弱的缘故,可以吃生姜炖带皮的肉,或胡萝卜炖连皮的肉及鱼肝油胶丸,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扑尔敏等抗过敏药。
三防寒哮
气管黏膜对寒风过敏,与肺、肾都有密切关系,养生办法是加穿棉背心或羽绒背心。肾阳虚的可以吃金匮肾气丸温阳散寒,肾气虚的可用人参粉3克、蛤蚧粉2克搅入粥中服用。多吃核桃。
四防老慢支、肺心病加重
多做深呼吸,以增强肺功能,避免过劳,常吃化痰食品,如银耳、杏仁、萝卜、秋梨或陈皮炖猪心肺。
五防寒痹
寒痹俗称冷风骨痛,这种骨痛逢寒加剧,得热则痛减,寒则易气血凝、气血受阻,不通则痛之故。养生保健的原则是温经散寒。除用热水袋、电褥等保暖防寒之外,可服风湿骨痛丸,若效果不明显还可用附片炖肉,方法是用熟附片10~15克,布包先煎2小时,再与肉同煮1小时,吃肉喝汤。病情较重的,应在医生指导下服桂枝附子汤或川乌煎服。
六防伤寒
大寒节气,天气严寒,易伤寒发热头痛、咳嗽,所以要注意避寒,多吃温热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