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李蕊讲师,李蕊联系方式,李蕊培训师-【讲师网】
心理学、教育学博士实战专家
48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李蕊:别让“漂族爸妈”陷入“心理孤岛”
2016-01-20 60814

李蕊参与指导的本文已发表在2013年5月《家庭医药》杂志,转载请注明出处。

战国时,鲁侯得到一只海鸟,他以最好的礼仪去招待这只美丽的大鸟,第一天喂它吃最好的肉,海鸟一口不动;第二天给它最美妙的音乐,海鸟无动于衷;第三天,这只海鸟饥饿、忧郁而死!庄子知道这件事后,不无感慨地说:“海鸟,应该被当作海鸟来对待……”

    然而谁能说鲁侯不爱这只海鸟?可正是因为鲁侯那固执的爱,害死了这只海鸟。在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人,也在用自己所谓的爱,伤害着父母。比如儿女在外地成家立业后,为了尽孝道抑或让父母帮助“带养下一代”,纷纷把父母接到身边。于是,一个新的词汇——“漂族爸妈”开始进入人们视野。然而,子女的一片孝心父母很难“领情”,因为他们的生活和情感在陌生的地域中,遭遇到了不一样的冲击。

那么,在家庭团聚的幸福背后,“漂族爸妈”有着怎样的烦恼?让老人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我们又能做些什么?请看本期特别策划——

 

别让“漂族爸妈”陷入“心理孤岛”

指导专家: 北京大学教授、老年研究所副所长  穆光宗

                          北京电视台特约心理专家  游涵

   徐州永恒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李蕊

执    行:邱婷婷

    

有关数据显示,到2013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2亿,到201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2.21亿,占总人口的16%。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大、城市化的发展,进城的老人在这一数据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于是,“漂族爸妈”,一个崭新的词汇开始进入人们视野,用来指代那些为了孩子和孙辈,背井离乡,从老家“漂”到子女所在城市的老人。他们中不少人放弃了家乡熟悉的社交关系,面对复杂的代际和家庭关系,面对陌生的人群和城市中车水马龙与高楼大厦,只能在焦虑和孤独中度过。如果他们无法自我调节,心理疾病就会乘虚而入,引发一系列恶果。

 城市不是我的家

赵本山和宋丹丹曾经在2000年春节晚会上表演小品《临时工》。儿子因为孝顺把老父亲接到城里生活,刚一进城,左邻右舍都不认识,老父亲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哑巴”了,所以整天闷闷不乐,并发出“追求一辈子幸福,追到手明白了,幸福就是遭罪”的感慨。这个小品真实地折射出“漂族爸妈”的孤独与无助,也是社会的不可承受之重。   

【生活实例一】

父亲的隐忍

  “我知道,儿子和媳妇都是对我好。”何先生今年67岁了,前年,他离开自己生活60多年的老家,来到城里与儿子住在一起,“我盼了那么多年,终于能和儿子朝夕相处,还能与孙子生活在一起,别提有多高兴了。”

  不过,何大爷满心欢喜地来到城里后,却渐渐发现,怎么也找不到家的感觉。“我是乡下人,不讲究,想抽烟就抽烟,想喝酒就喝酒。可媳妇因为刚生小孩儿,不喜欢有人在家里抽烟。我理解,每次烟瘾犯了,就偷偷去门外抽上两口,解解馋。”何大爷说,生活中的这些小事情,那些他曾经不理解的小要求,他都能慢慢适应,“只不过,我却总觉得自己很孤独。”

  每天早上,何大爷走半个小时的路去小区附近的菜市场买菜,回家后做好午饭,喂孙子吃饭。等孙子睡了午觉后,何大爷又抱着孙子去附近的公园散步,并在5点钟准时回家,为儿子和媳妇做好晚饭,等待他们回家,“我感觉,自己每天都像在重复前一天的生活。”

而最让何大爷难以适应的,还是他远离了自己的老朋友们。 “时常一整天找不到一个人说话,我就只能对着还听不懂话的孙子自言自语。”何大爷不止一次想回老家,可一想到儿子和年幼的孙子,又总是放心不下,又一次次打消回老家的念头。“其实,我只是想有人能陪陪我,哪怕只是陪我聊聊天也好。”何大爷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生活实例二】

母亲的无奈

小区物业门口有位老太太正在踱来踱去,看得出,她十分生气,一旁的管理员正在耐心地劝导,“肖大娘,小区有规定,草坪是大家的公共场所,不能用来开辟菜地……”

“我又没种在你们家门口,再说我也没碍着谁。”

此时,又来了位保安,手里拿着铁锹,“肖大娘,不是我们不通情理,我们已经和您女儿通过电话,她也请您配合我们物业。”

肖大娘一听到女儿,无奈地摇摇头,“哼,也不知她怎么想的,大老远地把我从东北接过来,还说要给我找个老伴,怕我孤单。真要是怕我孤单,就把我送回去,这人生地不熟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您女儿挺孝顺的!”管理员说。

肖大娘摇摇头,“哼,找啥老伴儿?你们城里人也不知咋想的,以为人没了可以补,那叫啥玩艺儿呀?她爸和我相依为命大半辈子,这又不是换衣服,说替就能替的。”

管理员和保安面面相觑。

“孩子,我不会让你们为难,那块地,你们就帮大娘翻了吧,如果需要罚款,也别为难我闺女,大娘认罚就是,明天我就走,不在这碍眼……”

“肖大娘,我们没那个意思,您别误会!”几个物业人员赶紧上来劝慰。大娘却不理会,嘴里边嘟囔着什么边向家走去。

    实际上,像何大爷与肖大娘这样的老人在全国各地的城市中并不少见。在我们的调查中,一些老人敞开心扉告诉记者,其实他们根本不愿意进城养老,只是因为儿女工作在城市,“图个啥?图的就是一家人团聚。”

    身陷“心理孤岛”的爸妈

为了与生活在其他城市的晚辈们团聚,或者是为了助落脚他乡的子女一臂之力,很多爸妈随着子女加入了流动人口的行列,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乡,迁徙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他们在享受子女团聚、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的同时,为了融入城市生活,还要改变已有的生活习惯, 经历再社会化的磨砺。

一项调查显示,71.5%的“漂族爸妈”表示“社交圈子窄,会孤独寂寞”;其次是“医保、社保问题”(61.6%)、“与子女生活习惯不同,容易产生矛盾”(59.2%),还有“来到陌生的城市,会无所适从”、“语言不通”等。北京大学教授、老年研究所副所长穆光宗认为,“漂族爸妈”遭遇 “水土不服”,身陷“心理孤岛”,是由于在再社会化的过程中,要面临交流、生活、心理等多方面的重重难题,使得他们难以融入新的生活环境。

1.没人说话太无聊

去年底父亲去世,王志为了好好照顾母亲,在今年春节将母亲从农村接到自己所在的城市一同生活。王志给母亲买各种她曾舍不得吃喝穿的东西,每个月给母亲一千元钱作为零用。可这小半年来,王志发现母亲明显比以前老了,经常是一件事要反复说好几遍才能记住,有时候还莫名其妙发脾气。上个月,王志带着母亲到医院检查,医生说,他母亲是老年性痴呆初期的典型表现。王志对这个结果很意外,根据医生的解释后才发觉,母亲进城后,没有认识的人,由于自己工作很忙,早上一早就出门,经常晚上回家时母亲已经睡了,很少有机会说上话。王志说,本想接母亲来享福,反而让她生病了,现在想来真对不起母亲。

对于像王妈妈这种从农村来到城市的“漂族爸妈”而言,在农村时走家串户,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生活习惯,突然转变为冷漠的邻里关系,是很难适应的。徐州永恒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李蕊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融入家庭是融入社会的先决条件。可“漂族爸妈”的人际关系圈都在老家,在新城市里的朋友可谓屈指可数或者压根没有;而子女们通常都是朝九晚五的工作,在家的时间较少,加之“代沟”现象的存在,所以他们很少与老人沟通交流,致使他们与环境、与人的交流出现断裂与断层。

另一方面,城居老人的文化生活很丰富,有唱歌、跳舞、打太极拳等,而进城老人由于缺乏这些方面的知识,只能充当旁观者。再加上,面对城市老人的优越,他们不免产生自卑心理和戒备心理,也导致他们不愿主动交流。因此,不少进城老人都认为城市生活非常无聊,跟坐牢似的。

2.生活习惯是道“坎”

“在老家我们天一黑就吃饭,9点以后就钻被窝睡觉了,早晨5点多钟我就起床做饭。可住在城里,孩子们到半夜才睡觉,早晨起得很晚。为了等他们吃饭,早就做好的早饭我是热了又热。”“路上的车多,自己在老家哪里遇到这么多车,很多路口的红绿灯长,所以有时候等不及了就去闯,很危险,过个路口都紧张得汗水把背都打湿了。”“穷了一辈子,现在的日子好过了,但看不惯他们乱花钱。”许大娘对记者唠叨了很多她进城后无法适应的生活习惯。

“漂族爸妈”要想融入新的生活环境,首先要实现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转换。可生活方式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行为习惯,其惯性影响力甚大。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养成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长期的居住环境,二是为了适应此环境而从事的生计,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换言之,有些“漂族爸妈”不适应子女的异乡环境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子女的家庭环境与他们的生计无关,他们的生命能量早在过去那个家里消耗很多——那里的单位、学校、商店、街道、邻里、朋友、同事、气候等。因此,在生活方式上,他们难免留下原有生活方式的影子。

    再者,“漂族爸妈”在原来的家庭里是独立、主导的地位,扮演着照顾者的角色,当家庭遇到任何大小事务时,都是由自己做主,自己行动。而当他们与子女、儿媳共同生活时,则扮演着被照顾者的角色。这种角色的转变难免使他们产生心理落差,甚至有种“寄人篱下,看人眼色”的感觉。北京电视台特约心理专家游涵说,这种很微妙的感觉会让老人家的无用感倍增,尤其是男性。这时,他们会很敏感,即使是同样的话,也会带来不一样的心理感觉。有的老人以退缩的方式应付,却变得更加自卑、,觉得被排斥。

另外,大部分老年人对待异于自己原有的文化知识与现象多具有排斥心理,特别是文化程度低的“漂族爸妈”,他们由于文化受限,学习困难,对新事物的理解能力相对差,比如看不懂红绿灯等交通标志,导致出行不便。而有的老人并非不认同新的生活方式,只是由于面子“抹不开”而拒绝融入城市老人的生活。据报道,有的老人即使在城市已生活了一段时间,他们内心里还是渴望回到家乡生活。由此可见,“漂族爸妈”在生活方式上不仅融入较为困难,而且很难更改。

3.户口问题是心结

2008年,赵小姐博士毕业后,来到苏州工业园区一所高校任教,并在该区买了房子。孝顺的她还将湖北农村老家的父母接来同住。刚进城那会,赵爸爸从邻居那听说,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申领《江苏省老年优待卡》,就能免费游览全省各大公营公园。他兴冲冲地带着自己和老伴的身份证来到所在社区申领,可工作人员告诉他,户口在外地及外籍的老年人,只有在江苏省定居1年以上,并持居住地公安部门出具的《暂住证》或《居留证》才能办理。赵爸爸只好怏怏地回到家中,直到2009年才申领成功。

“在异乡生活,你没有当地户口,就注定永远是个外地人,很难找到归属感。”在记者的调查中,很多“漂族爸妈”都提及了“户口歧视”这一问题。这几乎成为所有“漂族老人”难以释怀的心结,使他们很难享受到暂住地的一些服务,因此他们难以找到归属感。另外,现阶段,我国医保是区域性的,虽然有部分城市出台了医保异地安置政策,但办理手续很麻烦。异地住院要回原居住地办理申请手续和报销,是“漂族老人”们最烦心的事。

走出孤寂,重拾幸福

    上述问题的客观存在,不仅让子女们产生不必要的精神负担,也给老人自己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惑和不便。如此,如何给进城老人一个幸福而温馨的晚年,既是为人子女者应思考的道德考题,更是城市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对此,专家给出如下建议:

    1政府应有所作为

政府应该为“漂族爸妈”这一特殊群体提供条件,做好服务,确保他们的和谐再社会化,促进和谐社会的建构。一是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可以充分利用文化馆、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运动场所等物质设施,开展各类适合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以此作为老年人相互交流的平台。二是构建救助服务体系,充分考虑老年群体在社保、医疗等方面有着非同寻常的需求。这就要打破城乡养老模式的差异与分割,实现养老保障的社会化;同时开拓针对“漂族爸妈”的咨询与服务机构,如心理咨询、健康咨询中心等,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与心理问题。

2.社区作用不可或缺 

社区对于个人而言,是除家庭以外最主要的基本生活单位,其建设的中心就是要提倡公民德行和道德义务,力图在人与人之间恢复信任和社会联系,以对抗社会解体问题。所以,社区也可谓是将“漂族爸妈”拉出心理孤岛的主力军。上海徐汇区康健街道推行的“康乐工程”,就旨在“让陌生的人熟悉起来”,工作人员针对居民因缺少沟通交往而孤单寂寞的问题,从不同层面创造条件,使群众增进交往互动,营造出联系密切、邻里相知、病难互助的社区氛围。有了社区这个推动力,进城老人就可以更快地融入新生活。 

3.主动融入社会

“自从学跳舞后,我感觉自己更年轻了!”汪爱晴阿姨今年68岁,可看起来却像50岁的人,跳舞就是她的养生秘诀。汪阿姨告诉记者,几年前女儿把她接到城里一起生活,因为觉得生活太乏味,她一直想回乡下去,可女儿却劝她留下,还建议她去学跳舞。“刚开始时很不好意思,扭扭捏捏的,很放不开。”汪阿姨说,看她这样,女儿就抽空陪她一起去学了几个晚上。渐渐地,和周围的人熟悉起来了,大家也都很热心地教她跳,李阿姨开始放开胆跳了。“我不久就学会了,现在还常常教别人跳呢!”李阿姨得意地说。

生活就是这样,从不缺少阳光,只是我们经常把自己藏在暗无天日的地道里,以为自己被生活遗弃,实则是自己拒绝了阳光。“漂族爸妈”要想顺利实现再社会化过程,就要像汪阿姨一样积极发挥自己的内在动力,加强自身建设。有调查显示:进城老人的文化程度越高,适应能力越强。所以,“漂族爸妈”要针对新环境,树立主动学习的心态,学会一些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技能和文化艺术,从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尽量避免无事可做、无话可谈的情境。虽然不能像农村一样种菜养鸡,但可以在凉台上种花养草。这样就可自动自觉地消除与原城居老人的差距,加速融入城市生活的速度,而且也为与原城居老人的交流打下基础。同时,在心态上要尽快地进行自我调整,适应当前角色。注意,在适应过程中,要防止“习惯性无助感”。比如,讲方言的老人会觉得,我已经努力学讲普通话了,别人还是听不懂我的话,自己没法融入,结果就采取回避的态度,待在家里不再出门。

4.子女要做好引领者

小胡考取了某市的公务员后,就将父母接到城里。小胡与单位的小李同样来自农村,他觉得共同的农村生活能让双方父母有共同语言,就将自己的父母介绍给小胡的父母认识。相似的生活经历使几位老人很快成为了好朋友,他们时常一起出去晨练、郊游,在城里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子女既然把父母从老家接到自己身边,就要像小胡一样,在他们生活的适应性与再社会化上承担相应的义务,做好他们新生活的引领者。

具体说来,一是要主动与父母交流,下班回家后不要只顾着自己玩电脑、看电影,让父母孤零零地待着;周末时不要忙着逛街、会友,忽略了父母。子女可以在父母初到的1~3个月里,经常与老人聊天,问问他们吃饭吃得习惯不,谈谈天气变化,甚至可以谈谈交通,听听他们对家里环境如何改变才能更舒心之类的建议;作为非血缘关系的子女(媳妇、女婿),在与老人交往时要注意把自己“放低一点”,请老人讲出他们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下次注意改善,等等。在家里要让他们感到“还是你说了算”,他们会觉得“孩子还是我的子女,还是尊重我的”。通过如此的交流以了解父母对城市生活的感受、有何需求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寻解决对策。

二是多鼓励,对于父母在再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种种问题,子女有必要鼓励他们坚持学习,树立再学习的信心。使他们不脱离城市与社会,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注意,子女在为父母创造交流环境与条件时,尽量先从简单的开始。比如,与小区里的老乡、或者家乡距离较近的人交往,再慢慢扩大范围。如果一开始接触的就与原先的风俗习惯差异很大,会极大增加适应难度,打击老人的积极性。

编后:最后要说一点,如果老人不想离开家乡,也很难适应新城市的生活,儿女们就应该尊重老人的选择,让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生活,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投其所好”才是真正的孝心。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太原站 ty.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