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御宴第七盏:鳝鱼炒鲎(hòu)、鹅肫掌汤齑。 何为“鲎”,唐刘恂《岭表录异》解释:“其壳莹净滑如青瓷碗敖背,眼在背上,口在腹下,青黑色。腹两傍为六脚,有尾长尺余,三棱如棕茎,雌常负雄而行。捕者必双得之,若摘去雄者,雌者即自止背负之方行。腹中有子如绿豆,南人取之,碎其肉脚,和以为酱,食之。尾中有珠,如栗色黄。雌者小,置水中,即雄者浮,雌者沉。”
凡是对烹饪有兴趣的人,都会对“鳝鱼炒鲎”提出疑问,黄鳝为什么能与鲎一起炒来吃?这两款水陆两栖毫不相干的食材为什么会走到一起。当人们对“鳝鱼炒鲎”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就需要把这道肴馔放在历史的大背景和重大事件中去审视。
宋高宗,名赵构(公元1107-1187年),字德基。徽宗第九子,钦宗弟。建炎四年四月,高宗在海上获悉金兵北撤,才从温州经明州回到越州。越州地理位置偏僻,漕运很不方便,南宋朝廷的大批官员、军队集中此地,物资供应无法得到保证。相比之下,高宗对逃难时曾经停留过的临安(杭州)念念不忘。那里交通方便,江河湖泊交错,金人的骑兵无法驰骋,大大增加了高宗的安全感;又地处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基本可以满足南宋朝廷的需要;而且自唐、五代以来,杭州经过了长期的开发建设,已经一跃成为繁华秀丽的“东南第一州”,它对于刚刚饱经流离之苦、热切渴望安逸生活的高宗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绍兴二年(1132年),高宗迁都杭州,南宋朝廷终于获得了喘息之机,初步在东南站稳了脚跟。统治期间,虽迫于形势以岳飞、韩世忠等大将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桧。后以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向金人乞降求和,收韩世忠等三大将兵权,杀害岳飞。在这样的大历史背景下,宋高宗“幸张俊第”。高宗在位期间还临幸过秦侩府,说明这三人的关系很特殊,他们与岳飞的死有直接的关系。同时,高宗迁都临安后偏安一隅,常被盖士人所诟病。
鲎亦称马蹄蟹。该食材在我国烹饪史上从来没有被宫廷筵席重视过,只是民间地方上常见的家常食材。但鲎的背壳极像乌龟的背壳,所以民间又称其为“王八蟹”等。如果黄鳝能比喻为龙的话,那么,“鳝鱼炒鲎”就有“龙”和“龟”的意思了。
龙龟,相传为“龙生九子”之一,背负河图洛书,揭显天地之数,物物一太极,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中和人世。龙龟为龙神和灵龟之化身,龙头龟身,为纯阳之神兽,是权力和长寿的象征。龙龟是古代皇帝最钟爱的吉祥物之一,为解灾化煞、增强人缘、多逢贵人最强之风水宝器。北京的紫禁城门口就安置了一对龙龟坐镇。
龙龟有神灵大龟之称,寓意为世人挡灾煞,减祸害。同样具长寿吉祥,镇煞迎福的喻意。其力量除了制伏太岁、岁破及种种有形之煞气外,也可广纳“正财”福禄。龙龟在化煞方面既有龙的威武刚强,亦有龟的忍辱负重阴柔,是化煞的最佳物品。
此外由于“龙龟”与“荣归”同音,龙龟也代表“衣锦还乡,荣归故里”。“鳝鱼炒鲎”是“荣归”意喻,是为高宗迁都偏安一隅的开脱和粉饰;“鳝”“膳”同音,“鲎”“和”同声,意喻支持皇帝与金主和之意。
“鹅肫掌汤齑”反映了南宋宫廷、酒肆,人们喜食肫掌的嗜好。鹅掌至今还属于高档宴请的食材之一。林洪《山家清供》记载了一款南宋的鸭脚羹:“葵似今蜀葵,丛短而叶大,以倾阳,故性温。其法与羹菜同,《豳风·七月》所煮者是也。刈之不伤其根,则复生。古诗故有“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之句。昔公仪休相鲁,其妻植葵,见而拔之,曰:“食君之禄,而与民争利,可乎?”今之卖饼货酱、质钱市药,皆食禄者,又不止植葵,小民岂可活哉!白居易诗云:‘禄米獐牙稻,园蔬鸭脚羹。’因名。”
烹饪南宋御宴,采用古法,采用蜀葵叶制“鹅肫掌汤齑”,具有清热止血、消肿解毒之功,是一款保健养生的美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