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猛,江猛讲师,江猛联系方式,江猛培训师-【讲师网】
营销团队锻造教练
46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江猛:2013年中国零售业发展20大预测
2016-01-20 42840

2013年中国零售业发展20大预测
   这是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时代。它是如此变幻莫测,没有最好,也没有最坏,一切都在未知中前行。一如世界经济,短短几年间,人们眼睁睁地看着它从一片繁华变成了烂摊子,而且还不好收拾。中国的风景虽然依旧这边独好,却也遭遇着经济减速、制造业疲软、消费萎缩等各方面的严峻挑战。
 无论是生活,还是经济,乃至具体到零售业的发展,2012年都毫无疑问是诡异的一年。

 全球宏观环境的持续恶化,让人无法不对未来有所担忧。但我们更关注的,则是这些后果已经由前端产业正式传导到末端的零售业,业绩下滑、利润骤减、亏损严重……这个行业可谓一片哀鸿。

 这让人不得不对这个行业的前景开始产生动摇:莫非,前些年有着旺盛生命力、十几年飞速发展、增长速度远超GPD及其他行业的受到广泛青睐与关注的现代经营方式,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环境的走势。回顾笔者此前3年,尤其是当初对2012年零售业发展的预测,在依据世界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的总体走向下,都一一变成了现实:商业地产泡沫初现、一线城市基本饱和、低成本时代一去不返、门店续租风险加大、利润增长放慢速度、外资零售处境尴尬……

 然而,2013年,在大环境的风雨飘摇中苦苦力撑的中国零售业又将走向何方?这是一个让人揪心的话题,这也是一个比以往几年更难预测的年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零售业的苦日子时代已经到来。重要的是,这样的日子才刚开始,或许将维持2~3年,或者更长。

NO.1 高增长时代或将结束

 零售业必须要面对的一个事实是: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或即将成为历史。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连锁经营这种先进经营模式的迅速兴起,零售业迎来了10多年的黄金发展期,甚至一度行业年增长超过6成。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连锁百强企业2001年、2002年、2003年销售额增幅分别为65%、52%、45%——这开创了零售业大发展尤其是随后几年大卖场业态独领风骚的阶段。

 但分析10余年的百强数据,发现百强的增幅一直呈稳步减缓趋势。2004年到2008年的5年里,连锁百强企业的销售增幅分别为33%、32%、25%、21%和18%。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这一趋势就更为明显。

 受此影响,2009年连锁百强增幅仅为13.5%,是11年来增幅最小的一年。尽管2010年连锁百强增长又跃升至21.2%,今年3月发布的2011连锁百强按同口径相比也增幅超过20%,但若将这两年物价上涨、CPI高企等因素相抵,实际增幅仍呈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8%以上的增长后,也在逐渐减速,且一定程度上是政府调控甚至主动放慢的结果。应该说,零售业的高速增长正是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当经济处于减速周期,行业发展的相应放缓也是必然。

 因此,无论宏观环境好转还是继续恶化,零售业高增长的时代都已结束,未来将进入数年或者更长的10%左右甚至个位数增长阶段。


NO.2 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


 2013年,除了创新,零售业要继续勒紧裤腰带。2012年零售业普遍的业绩下滑,基本是因为消费疲软所致。前三季度的数据也显示,大部分零售企业的业绩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下滑,而一向被倚重的四季度,目前来看情况也不容乐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现象不是一夜之间出现,更不会一朝一夕就会有改观。从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来看,全国百家大型零售企业的销售增长一直在减缓。从2012年公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指数来看,跌破50(低于50就是跌破了警戒线)的月份也有不少,这意味着制造业面临的困境非常严重,这不仅与宏观经济指标关联,与流通和消费市场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制造业的萎缩,意味着经济的减速,也表明产能处于过剩状态,市场已经不再像几年前一样繁荣。与此同时,消费者会将钱袋子捂得更紧,零售企业要想让他们从口袋里掏出钱来消费的难度大大增加。

 因此,只要宏观环境没有大的好转,且政府没有出台类似发放4万亿消费券这样的大规模刺激消费的政策,以往卖场欣欣向荣、人山人海的场面将会减少,零售企业勒紧裤腰带的苦日子恐怕还将持续。

 建议零售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对门店的业绩增长指标重新评估,不要过分乐观,更不要给门店管理人员过大压力,这很可能会收到相反的效果。


NO.3 中小企业处境更艰难

 当高增长时代结束,苦日子到来,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或许尚还有足够进退的资本,最难受的当属中小企业。2013年,中小企业的生存只会更加艰难。


 这一点,从区域优秀企业的遭遇中就可见一斑。安徽台客隆在2012年上半年可比门店销售增幅仅6%,再创新低。但1~4月总体费用上升21%,超过销售增长幅度,人力成本上升占总费用增加的43%。

 其实仅人力成本就让中小零售企业下不来台。近两年来,零售企业一线员工工资每年以15% ~ 30%的速度增长,有的企业涨薪成本甚至是其整年的利润。但外资同行进驻三四线城市,给一线员工的待遇高出本土企业30%,这让本土企业苦不堪言,只能硬着头皮迎战,处境愈加困难。

 而目前的中国零售业正在朝两方面演变:一是外资或外来零售巨头正以不惜代价的方式抢夺三四线市场,这些企业挟资本的优势,再加上战略上的亏损周期,卡住的正是当地中小零售企业的“命门”;二是,外资零售企业为本土企业输送人才的时代已经结束,本土企业正面临着为外资企业免费培养人才的窘境,目前正在各地上演的真实案例是:每当一家外资零售企业开店,其门店的员工有80%以上都是来自当地本土企业。

 人力、租赁成本的上升已经让中小零售企业步入微利中的微利,而客单价却在下降,业绩持续下滑,管理上很难在短期内突破,在内有外资和外来巨头围剿、外有整体经济不景气的夹击下,2013年显然很难过上以前滋润的日子。

 当然,这不包括部分在创新上有所突破的中小企业,无论什么样的情况都会有例外,零售业中,必然会有生存得很好、发展超常的中小企业显现,哪怕是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也同样如此。

 

NO.4 与制造业抢一线员工

 零售业正在或即将发生的一个显著现象是:以前企业都是在为引进高层管理人员发愁,现在却截然相反,高层管理人员比比皆是,倒是一线员工,不再像以前那样一抓一大把的好招了。

 也就是说,这个行业已经从人才的抢夺,变成了开始进行人员的抢夺。

 用工荒直接体现在一线,在2013年将会更加明显。这其中,待遇问题至关重要。零售业一线员工的收入在所有行业中都属较低水平,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也是为什么零售企业往往很难让顾客满意的关键原因——如果员工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自然对企业不会满意,那又怎么会用心服务让顾客满意呢?

 可惜,这么浅显的道理,很多零售企业不是不懂,是根本一直在排斥去懂。但别忘了,把员工当傻子的企业,自己才是真正的傻子。不信?看看一线员工的流失率就知道了。一项名为《2012年中国人才保留实践调研》的报告称,离职率最高的就是零售业。

 很简单,一线员工基本是在为生存奋斗,如果目前一月收入是2000元,而竞争对手能给2500元~3000元,他为什么不跳槽?
 这样的情况正在上演。由于制造业工资的大幅提升,在三线城市,零售企业的线员工在1500~2000元/月,但大型制造企业一进入,能给出2600~3000元/月,不少地区出现了员工流失到制造企业的现象。一些零售企业为了留住员工,甚至采取了股权改革激励,全员持股等方式。但这样的方式能否普及、又能否长效,都还是未知数。
 更让人担忧的是,按照目前的速度,到2015年制造业的工资水平将是2011年的两倍,2017年将达到3倍,而这一趋势几乎不可逆转,因为中国的劳动力规模已趋于稳定,2015年左右将开始收缩,企业对员工的争夺竞争将加剧。制造业与零售业互抢劳动力?恐怕零售业胜算不大。

NO.5 多重红利集中消亡

 长期以来,零售业与制造业一样,凭借中国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获得了快速发展,并也在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人口红利正在消失,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行业与企业发展的拐点已经到来,即零售业这一劳动密集性行业,已经无法再靠人力成本的优势在市场竞争立足。

 这是零售企业不得不面对的挑战。严峻的形势是,随着制造业工资的提高,零售业的工资也水涨船高,严重吞噬着企业本就微薄的利润。更值得关注的是,除了人口红利不再,零售业还同时面临着网点红利、消费红利等多方面的消失,再加上外资巨头正以极低的成本获得本土企业十多年来辛苦建立起来的人力资源上的“红利”,多重因素的交叠,让零售业尤其是本土零售业的发展陷入尴尬境地。

 不过,这并非是零售一个行业的问题,几乎所有行业都或多或少面临这些挑战。零售业与其他行业一样,惟有在2013年加速商业模式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才能应对。然而,真正意义上的能让企业从容度过“红利消失”危机的创新又谈何容易?当红利时代的多重利好终结,就如大潮退去前的那一刻,到底谁是在祼泳,也许即将见分晓。


NO.6 洗牌期间现抄底机会


 毋庸置疑,在这一轮零售业的衰退中,行业洗牌也不可避免,仍然会有一大批企业出局。尤其是竞争力弱的中小企业,由于不能消化成本上涨,会最先败下阵来。随着经济的持续低迷,加上这一轮成本属硬性上涨、无回旋余地的特征,缺乏应对实力的中小企业恐怕这一次是在劫难逃。

 


 每一次行业出现危机时,也就意味着是其他企业的机遇。从这个角度看,零售业新一轮的并购与整合将会陆续上演。况且,虽然较十年前有了明显改善,但零售业仍然非常分散,整合机遇一直都存在,且周期也会非常漫长。只要政策上没有限制,零售业向少数企业资源集中是必然趋势,这也有利于行业整合及效率提升。

 


 与前几年行业红火光景时不同,在当前的条件下,陷入困境难以自拔的企业已经失去了议价能力,同时一部分挣扎在生存线上的企业也会失去继续经营零售行业的耐心,有实力的企业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抄底机会,至少付出的成本和整合的代价都会相对要更小。

 


 不过,前几次的洗牌都是大鱼吃小鱼,这一次很有可能上演小鱼吃大鱼的场景。不过,谁会成为这场刚刚拉开大幕的好戏中的主角呢?

 


NO.7 精细化正式显身手

 


 2013年将是精细化重新被零售业重视的一年。

 


 因为,当零售业高增长时代一去不返、低成本时代一去不返、人口红利时代一去不返,就到了直接拼刺刀、见真章的时候,也只有这时,精细化作用才是真正显现。

 


 必须要正视的现实是,前台收入已经不可持续,开店扩张已经失去魅力,渠道下沉已经不具优势,这也意味着粗放式的经营方式进入了彻底淘汰期。而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效益,通过后台提升利润,通过管理挖潜增效,将成为零售行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不二选择。

 


 在精细化管理方面,零售企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将规模优势和市场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和盈利能力。其实,本土零售企业在商品经营能力和毛利率提升能力方面,与外资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这也是精细化的重点。这其中,又包括对信息化、供应链方面的进一步完善,包括在卖场环境、营销创新、品类管理上的继续深化。说到底,企业还是必须形成差异化特色,才能在严苛的市场中继续存在。

 所以,未来我们可以看到,真正做到精细化的企业与依旧处于粗放型经营的企业,彼此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当前者在市场中游刃有余之时,后者将在竞争中要么转变,要么消亡。
NO.8 零售业面临多维竞争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却想进来——零售业颇有点像围城。

 


 零售行业的竞争不再是同行之间的一维竞争,而是演变成了多维空间的竞争,这缘于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在竞相涌入这一行业。

 


 做地产的开始做零售。万达甚至开始减少商业地产比重,加大百货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并号称要将在2012年由原来万千百货改名而来的万达百货做到中国第一。在北京,一家名为怡海的开发商也开始在自己的小区里开出超市。

 


 做制造的高调进军零售。最典型的是娃哈哈,2010年就声称将用3~5年在河南的地县市建100个大型购物中心,但却一直是虚张声势,不过,2012年正式成立了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杭州钱江新城的欧洲精品商城项目初期投资10亿,计划3年内增资到100亿。虽然现在来看娃哈哈更多像在玩商业地产,但零售业务较好的现金流亦是其青睐的。

 


 做快递的也尝试做零售。顺丰试水的便利店、电商便是一例,尽管这一业务目前尚并不十分顺利,甚至顺丰还在北京暂停了几家便利店的零售业务,只开展收寄件。但很显然,不像此前只想打通自身主业范畴的供应链,更多的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全领域通吃,这种做法在国际上已经被证明风险极大,也鲜有成功者,但国内企业却始终经受不起诱惑,结果也不难想象:大多数这样的企业最终都会陷入自己挖好的陷阱中爬不出来。

 


 不过,对零售企业来说,哪怕是短期内的这些企业的把水搅浑的行为,也会给本就不妙的消费市场造成一定压力。

 


NO.9 进军商业地产须刹车

 


 在对2012年零售业发展进行预测时,笔者就提出2012年商业地产将初现泡沫,果然,这一领域的泡沫不仅显现,而且还比较严重。

 


 除了一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已经饱和,很多商业项目无人问津或是开业后经营惨淡,商业地产的泡沫风险还在向二三线城市转移。有媒体报道称,在昆明,未来5年仅商铺就将新增298.5万平方米,人均商业面积将直追香港、上海。成都在建的商业地产项目高达104个,未来两年内还将有1000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投放。

 


 连一直在商业地产领域高歌猛进的万达集团也开始筹划转型,进军影院、文化、百货、电商等其他行业,万达董事长王健林甚至公开表示,对目前中国商业地产的前景感到担忧,因其并非在合理速度下发展,而是住宅被调控了以后一拥而上。

 


 商业地产供过于求的现象已是事实,这一领域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前几年零售企业可以进军商业地产的环境已经不复存在。除了拿地更难、银行贷款无门,在人才、规划、经营、管理及具体物业运营业,零售企业都根本不具备与专业地产商和其他竞争同行一争高下的优势。细查究便可发现,几年前因觊觎地产暴利而舍弃零售主业的企业,这两年的日子并不那么风光,甚至当初在零售业颇为知名的企业在转向地产业务后,已经泯然众人矣。哪怕是外资巨头Tesco乐购,也在2012年暂停了商业地产业务。

 


 除了极个别拥有丰厚的政府、地产、商业、银行资源及具备强大融资能力的零售企业还可谨慎下水一试外,2013年,大部分零售企业进军商业地产应该紧急刹车,已经上马的项目也一定要再次论证并重新规划,否则难免遭遇当头一棒。零售企业应该永远谨记一点:商业地产首先是满足自建自用的拓展需求,绝不能一味为追地利润而舍本逐末,否则就是竭泽而渔。

 


NO.10 百货业将继续疲软

 


 2012年,百货业应该是受打击最大的业态之一。而这还不能全怪宏观环境,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自身不争气,所谓积重难返,表面繁荣,内里其实弱不禁风。

 


 因为百货业除了外在的花哨,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模式可言,这么多年都是联营,说白是一个二房东角色,还算不上一个很好的二房东。

 


 除了商业网点及基本的规划定位和千篇一律的可随处抄袭的营销方式外,百货业惟一需要具备点的能力就是招商能力,这又跟品牌知名度、地段以及招商人员的人脉资源密切相关,因此,只要能挖到招商能人把知名品牌引进卖场,赚取租金差价与后台扣点,毫无技术含量可言。

 


 百货业一直热衷于畸形发展,近年来所谓的革新最多也就是制造些主题百货或所谓新式促销之类的噱头,归根到底还是旧式思维主导,仍在营销的圈子里打转。

 


 买手制一直只停留在高调喊口号的阶段,自有品牌依然只能做个毫无建树的旁观看客,同质化已经严重到如果再同质就可以找个地缝钻进去了,百货业在零售业的创新上已步步落后,难有竞争优势。这样的恶性循环,也造就了百货业千店一面,同一商圈内不同品牌的百货企业,商品品牌、布局、规划、营销、价格、服务都没有区别,而商品的价格更是一年更比一年贵,甚至离谱,远远背离了它本身的价值,这又怎么可能在经济衰退时期继续挽留住消费者?2013年,百货业的前景不妙。

 


NO.11 家电零售亟需变革

 


 传统家电连锁应该是时下最苦不堪言的。国美上半年亏损达5亿元,苏宁的利润也下降30%。区域企业的情况也不乐观,汇银家电净利润降幅亦高达80%。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单店业绩的大幅下滑,国美单店平均业绩由2010的0.61亿元降至2011年的0.55亿元,同比下降近10%。苏宁单店平均业绩也由0.58亿降到了0.56亿元。2012年的单店数据虽然暂时还无法统计,但估计只会更糟。

 


 可以想象,2013年,传统家电连锁企业的业绩仍然难以提升。

 


 家电连锁卖场在中国的兴盛本就“异类”——产品由厂家提供、促销员或员工由厂家委派、送货由厂家或第三方负责,安装和售后服务由厂家提供,卖场除了提供场地,其他的服务基本可以忽略,自身管理也非常粗放。不过,连锁卖场带来的购物方式上的变化在近20年里让消费者对其大为垂青。

 


 但这一切旧时的优势正在加速消亡。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来看,家电类产品最终会集中在少数几个品牌上。而且,当电商可以把现实传统家电卖场的服务和购物体验做得更好、更便利时,消费者会从哪个渠道购买已无悬念,传统家电卖场很可能会沦为一个仅仅是品牌展示的场所,更多是在供消费者直观体验实物。

 


 所以,无论是国美与当当的合作,以及加大国美商城与库巴的投入,还是苏宁下大血本突破苏宁易购,并开出乐购仕生活广场、Expo超级店,将经营范围扩展到电器、日用品、金融产品、虚拟产品等多品类等诸多举措,皆是为了转型。

 


 不过,家电连锁企业对于未来仍集体迷茫。或许,就算是苏宁电器眼花缭乱的动作,本质上也不知传统卖场究竟该如何转型,而尝试性地创新总归比一成不变的陷在困境中要强。

 


NO.12 建材连锁不合时宜

 


 2012年9月,终于不堪重负的家得宝关闭在中国剩下的的7家门店,彻底退出中国市场——这是不是让热衷于家居建材连锁的企业们有所思考?

 


 就算是仍在苦撑的百安居,情况也是非常糟糕的,门店数从鼎盛时期的64家减至如今的39家,且一直在亏损。国内企业,早在几年前,家世界就已经转手给家得宝,而家得宝在挣扎了几年后也无奈退出中国市场。另一家较为知名的是东方家园,几经换帅,几番变化,也一直未见多大起色。

 


 从产品、服务、价格以及各个方面,家居建材连锁企业与传统摊贩式及联营租凭式卖场相比都没有太多特色,而中国所有的建材连锁卖场,无论是百安居、家得宝这样的外资企业,还是国内的东方家园,基本都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靠占用供应商货款?靠进销差价?靠进场费?都靠不上边。供应商更多把这些企业的门店当作商品形象 展示及品牌影响力的场所,至于在连锁卖场销售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而进销差价更是无从谈起,因为本身就是引进品牌进卖场,不是买断经营。在一无价格优势,二无品牌优势的情况下,如何盈利?

 


 可以说,家居建材连锁在中国市场,从一开始出现直到现在,一直是不合时宜的。建材连锁的商业模式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中国建材市场暂时没有足够容纳它的空间。因为建材连锁与超市等其他连锁业态的区别实在太大,不仅以前,现在乃至未来几年,这片土壤仍不具备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只有当建材分销渠道出现大的整合或变局、消费者装修习惯改变、传统经销渠道到了必须要升级到连锁经营的时候,建材连锁业态或许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

 


 但这一切在2013年只能是个梦想。因此,建材连锁企业还是早点歇了比较好。

 


NO.13 大卖场不再独领风骚

 


 由于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大多采用大卖场业态开山辟路,这一业态曾经引领了10余年的潮流,以至国内企业纷纷效仿。在最初时期,本土企业甚至连卖场布局都全盘克隆,细致到连地砖的规格大小都一模一样。

 


 可惜,大卖场风光不再了。2013年,这一业态仍然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且未来在三四线市场同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其在一二线城市被逐步边缘化的命运也基本注定。

 


 从国美、苏宁及其他零售企业近两年关店更为频繁就可看出,租金已经迫使零售企业放弃效益不好的商业网点,而在未来,随着租金的不断上扬,零售企业尤其是以大卖场为业态的企业,极有可能被迫退出一二线城市的中心商业区,向郊区转移。而一些专业连锁如家电等业态,传统的大店生存方式或将被淘汰。

 


 一站式购物已经不能再成为吸引消费者的理由,大卖场嘈杂的环境、拥挤的人流、收银的漫长等待、服务质量的下降等等,都在不知不觉中将顾客挡在门外。与此同时,真正融合便利与服务功能的社区商业将成为下一阶段的热点,就近、便利、物美价廉将成为老百姓消费的最佳选择。但至少截至目前,成功的社区商业企业还屈指可数,偶尔冒出来的也是昙花一现。究竟如何做好社区商业仍有待行业与企业的积极探索。

 


NO.14 线上线下融合前景不明

 


 电商是个香饽饽吗?或许,更多是闻起来香,真正吃起来也就那么回事儿。但如果没有这个饽饽,可能连闻香的机会都没有了——这或许是当前传统零售企业在面对电商业务时内心纠结的较为形象的比喻。

 


 按理说,拥有线下实体渠道的零售企业,应该更具备开展线上业务的成熟条件,但现实是,还没有哪家传统零售商的线上业务称得上成功。就算是风头正劲的苏宁易购也同样如此。因为线上线下的融合是个大难题。

 


 也正因为如此,传统零售商的触网速度也在放缓。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2009年及以前开设网络零售的14家,2010年31家,2011年52家,2012年59家,即2012年仅新增7家,较2011年新增的21家明显减少。这与宏观经济形势、零售企业的状况有直接联系,企业在网络零售方面的投入明显变得谨慎。

 


 事实上,传统零售企业的线上业务服务能力也很初级,网络业务平台及设施也不都是建设完备,59家开展线上业务的零售企业中配送覆盖全国的为32个,占54%,而支持货到付款的企业为34个,也刚刚过半。说明大部分企业的网络零售业务仍然处探索或实验阶段。

 


 2013年,网络零售仍将呈现两极分化,以苏宁易购为代表的传统零售企业的电商业务或许会有较大发展,但更多的企业只能是继续默默无闻,坐以待毙。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坏事,不要被线上业务迷惑了双眼,对于很多零售业态而言,为什么非得做电商?

 


NO.15 技术颠覆零售创新

 


 没有了廉价人力、租金等优势,又面临四面夹击,零售商还能靠什么夺取未来?

 


 通过信息系统对人力资源的优化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将是一个选择。而通过专业的解决方案,零售企业的人力成本完全可以在当前基础上降低2%~8%,这已是一笔数目不小的净利。

 


 同时,电子价签、自助结账、RFID技术的全面应用将会加速普及,有些技术已经在一些卖场中出现,今年9月开业的安徽乐城生活广场是国内首家全面使用电子标签的超市。该超市还引入自助收银系统、全自动生鲜打包机等,迅速取得了日销售过百万的业绩,平均业绩也在40万元以上。

 


 在卖场里进行技术上的全面创新也将会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可以肯定的是,未来能够利用技术设备解决问题的岗位,零售企业将不会再吝惜投入,因为技术设备的投入是一次性的,只是外加一部分维护费用,相较而言,比人力成本要低,且更可靠。不过,一些基层的岗位可能会因此而消失,这对于整体就业而言是个利空,但对于越来越难招聘到一线员工的零售业来说,倒未必是一件坏事。

 


NO.16 做强生鲜仍是王道

 


 对超市而言,无论市场风云如何变幻,最能聚客、也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客流的,依然首推生鲜。

 


 2012年,一些区域性的企业,由于在生鲜上有独到之处,业绩远超同行。如地处安徽合肥的联佳超市两家面积在4000~6000平方米的大卖场,每天销售都在40万元以上,节假日就更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在合肥市内的一家其他商家并不好看的小店,面积为500平米左右,日销售额在8万元左右——在合肥,沃尔玛或家乐福的有些大卖场的日销售额也就十几万元。如果单从购物环境、陈列技术上看,联佳超市并无特别之处,但其核心竞争力在于生鲜,只有几家门店却全部生鲜自营,果蔬品类丰富、鲜度均优于农贸市场及其他卖场,价格甚至比批发市场都要便宜。

 


 可以这么说,2013年,做强生鲜依旧是超市业态赢得发展的王道。生鲜经营能力强的企业,也会在复杂、萧条的消费市场中有着不俗的表现。当然,除了在品类上的新鲜、丰富及价格优势外,生鲜商品的绿色、安全都会让零售企业在2013年显示出更强的竞争能力。

 


NO.17 外资零售持续调整

 


 “外资零售企业未来在中国市场的生存与拓展,需要更加谨慎、更加认真,否则,就有可能迎来‘黑色岁月’”——2011年底对2012年外资零售企业处境尴尬的预测果然一语成谶。

 


 2012年,外资零售在中国市场过得很不如意,无论是Tesco和家乐福被传将退出中国,亦或是家得宝全面撤退,都无一不在显示中国市场已并非外资的风水宝地,外资巨头的杀伤力正在失效。

 


 但这却并不能被视为外资零售在中国市场已经失败的信号。也不必过分渲染外资零售企业个别的闭店等失利现象,这只能表明外资零售在中国市场进入持续调整期,事实上从2011年就已经开始,这一年百思买关店在华所有门店,易买得门店打包出售,全家、罗森、喜士多等企业也相继关闭了其在中国大陆的一些门店。而2012年是这一调整的接力赛,2013年仍将持续。

 


 各个企业、各个市场的情况都不一样,企业根据时势做出最适合自己的调整战略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个别外资零售企业的退出也不值得惊讶。与其热衷于其关店或退出传闻,不如关注他们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其实一直没有减弱,调整只是为了更好地蓄势,外资零售企业远还没有到退出中国市场的时候。本土企业万不可轻敌,媒体也不要误导行业。

 


NO.18 资本热潮正渐消退

 


 世事变化太快,几年前还极受青睐的连锁零售企业,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VC/PE)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减少。这是因为,几年前当网络零售尚未风起云涌时,投资机构和证券市场普遍看好连锁零售题材。

 


 不过,网络零售给传统零售在两年时间里造成的巨大冲击,让投资者觉得传统零售看不到未来,连锁概念已经失去了头顶上的神奇光环。越来越多的连锁零售企业遇阻上市路,同时零售企业对待证券市场的盲目热情也已回归理性。双方有意识的各自降温,让这轮涨了数年的资本热潮开始消退。

 


 这并不难理解,从投资角度看,零售业对经济的敏感程度要高于医药、食品饮料等其他消费类行业,在经济繁荣期,零售收益会较好,但当经济衰退及缓慢复苏阶段,收益会就大打折扣。同时,上市已变成零售企业可选可不选的项目。当然,一些优秀的区域零售企业会继续往资本市场的终点进发。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2年,零售企业在资本市场也相互举牌,茂业国际频频购进大商股份,银泰系仍想吞下鄂武商,同是IGA成员的永辉也在二级市场投资起了人人乐的股票,这表明未来企业间在资本和战略上的对接与合作将呈现更多形式。

 


NO.19 零供关系依然尴尬

 


 2012年商务部等五部委对零售企业违规收取供应商费用的清理整顿,打破了零售关系逐步改善的现状。从初衷来说,这一行动是在供应商连番叫苦后,政府主管部门对零售行业的一次整顿的惩诫行动。

 


 但这绝不是单方面的。就如某零售企业老总所言,支持相关部门要求零售商对供应商的收费明码标价。但应该是相互的,也希望供应商对零售商的商品供价明码标价,别搞“差别定价”、“渠道差异”、“地区差异”等。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也表示,零供关系不仅仅是零售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乱收费,强势的供应商、地产商也存在一些问题。

 


 事实上,商务部给出的明确意见是,配送费、促销服务费等可以收取,只有信息费被明确不可收取。对于这次清理整顿,最急的反倒是供应商。一是零售商费用照常收取,但由于等待政府部门最终定性,2012年不签合同;二是零售商完全可通过允许收费的名目同样收费,供应商毫无办法。

 


 况且,被“刁难”了近一年的零售商,有可能会在下一年里让供应商过得更加舒服吗?2013年,零供关系将继续尴尬,供应商的处境绝不会比“清理整顿”前更好。

 


NO.20 实体零售未来可期

 


 在电商如火如荼、大有取代传统零售的当下,实体零售商的未来让人担忧。但这种担忧其实并无必要。

 


 这是因为,电商不会也不可能全面取代传统零售,电商自身也会从2013年开始的几年内,迎来洗牌整合期。谁能笑到最后尚未可知。

 


 同时,电商提供的仅是更便利的购物方式,目前来看无论从成本还是商品价格上都不占优势,而且绝对无法为消费者提供最佳的购物体验,因此,能够在体验式消费上有所创新的实体零售企业将会在未来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而传统零售具备丰富的市场经验,尽管在电商领域虽然会有较长的摸索期,但随着电商行业的成熟及盈利模式的清晰,就算是慢走一步甚至几步,在这一领域依然会有所作为。

 


 更重要的是,人类的天性就是喜欢轮回,消费习惯也同样如此。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人们对电商的购物方式厌倦之后——这种审美疲劳在不长的时间内就一定会有所体现,消费者就会重新回归零售卖场,尽管这种现象不一定会在2013年就发生,但却是必然的发展过程。惟一需要传统零售企业做好的,是坚守并坚持在卖场环境、体验消费、营销方式上的创新。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太原站 ty.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