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清,袁清讲师,袁清联系方式,袁清培训师-【讲师网】
袁清 2019年度中国20强讲师
品牌营销专家
50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袁清:人文滋养科技,袁清2018'新年献辞
2017-12-28 2757


岁月缓缓,芳华刹那。2018年如约而至。2017,蓦然回首,故事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人说,科技需有人文同行,这或表达了科技与人文的互为补充。而我要说的是,近代的物质文明,追根究底也是为了人的生命而产生的,事实上人文常常是引导、刺激科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没有人文素养或违逆人文需求,新的科技终追行之不远。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与科技互为主体,科技时代人文是人类心灵的最大滋养。


2017年流行着这样一个故事,是说有个人在一条街的路灯下找钥匙,路上的行人问他钥匙丢哪儿了?他说,丢在这条街的对面了。行人不解,那你为何在这一侧找?他说,因为这儿的光线充足,又不确定在哪儿……。这个故事或道出了2017年的一个流行词:不确定。


“光线充足”,用经济学的语境可以说是这位丢钥匙人所依赖的“资源条件”。而就当下市场环境所发生的剧变和巨变,在包括科技、经济“不确定的环境”中,找寻“确定性”,或才不会像那位在路灯下找钥匙的人。


晚清学者王国维在他的《自序》中说:“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自是始决从事于哲学。”对于包括人生境遇,他首先想到的是可以从哲学的层面来探讨,以减缓内心的焦虑之感,也希望能由此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困境,得到慰藉。


经济学同样需要“哲学思维”,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哲学或能启开“确定性”的思考方向。中国哲学有三大要义,即整体关联、动态平衡、自然合理。就我们企业而言,“整体关联”告诉我们生产经营要素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互为动因,相互支撑。而“动态平衡”又是在强调,过去“高速发展、人口红利”或将终结,现代经济下的财富源泉可归结为思想、知识的“智力资本”。“自然合理”是在说,任何“过犹”或“不及”都不可取,“刚刚好”才是最好的。


明代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说:“我不看花的时候,花与我的心同处于寂静状态。我看花的时候,花和我的心就都鲜活起来。”王阳明用“都鲜活起来”,佐证花与心同在,并赋予“鲜活起来”的“人文”精涵。当下我们或需确立恭敬而诚意的虔诚和恻怛,确立“仁爱”之“天下归心”。



人文是什么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人文,是人“文学”后对他人的关怀,且是终极关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经济学的“人文思考”,可以说离不开“哲学”、“文学”、“史学”。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处境,或是一个迷宫,充满了迷惘和彷惶,没有人可以告诉你出路何在。而哲学就是,在迷宫里找不到出路的时候,晚上降临,星星出来了,从迷宫里抬头望上看,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斗。哲学,就是对于星斗的认识,如果你认识了星座,你就有可能走出迷宫,不为眼前障碍所惑,哲学就是你望着星空所发出来的天问。


2017年诺贝尔得奖中有一位叫理查德·塞勒的经济学家,他的获奖或有些意外,但又是必然。塞勒在经济学的研究中融入了更多的哲学思考,他将心理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做了研究。在理论研究中,他对反常行为、经济人假设、禀赋效应、跨期选择、心理账户等方面研究做出重大贡献。


经济学的“人文思考”为什么需要文学?了解文学、接近文学,对我们形成价值判断至关重要。文学有一百种所谓“功能”,而我们必须选择一种最重要的。文学的“功能”或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


经济学是在一定历史阶段,在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取得的确定性成果。所有的经济成果都有其相对性、暂时性和有限性。也正因为不确定性包含了不可预见性,所以也才有了

“显性知识”之外,“隐性知识”发挥的余地。



日本“知识管理理论之父”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新理论”这样阐述:有些人尽管习得大量的诸如公式、模型等“显性知识”,但这些“显性知识”,如果没有“隐性知识”的支撑就很难发挥作用;有些人可能没有学到太多的“显性知识”,但却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诸如诀窍、技巧、意志、直觉、情感、本能等那些等“隐性知识”。


如果说人文中的“哲学”使你成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星,从而有了走出迷宫的可能,“文学”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而练就了一番见微知著的功底的话。而“史学”是让你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那一个时刻,不是孤立的,而是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


研究某一种产业经济,一定是要研究这个产业发展的历程,研究这个产业发展的背景,研究这个产业发展的方向。“历程”和“背景”正是“史学”所要表达的。它跟所谓哲学中的“动态平衡”又是一脉相承。


笔者这里又借用王国维的一句话,“一切学问皆能以利禄劝,独哲学与文学不然。” 在王国维的眼里是至纯之学术:哲学与文学皆关乎情感、直指人心。哲学、文学、史学起源于“闲暇”与“诧异”。塞勒的“关注人的行为,不断质疑、不断思考”,而笔者也推崇经济在“思考”中“质疑”,在“诧异”中寻求“确定性”,坚守“确定性”,坚守用人文涵养科技。


人文其存在的理由,恰恰是这没有任何必须存在的道理,只是人类发自本性需要它,它一定是发自内心的。正心诚意的“人文”,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竞争力的源泉,正成为一个社会、科技进步的标志(袁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环球财经》专栏作者,和讯网财经评论作者,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事业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互联网+与资本运营课题专家组成员,全国总工会中工网特约评论员时代新光管理咨询创始人 ,“软营销”、“营销心学”的创建者)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太原站 ty.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