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阿陀的管理真谛
黄德华
今年春节,我依然去灵隐与天竺三寺,象往年一样,寺庙里人山人海,男女老幼皆是。我依然在各个菩萨面前祈祷,让大脑在有意识的情况下放空几分钟。同时请求自己对自己心灵的对话。最为有幸的是我来到上天竺,五分钟后,法事开始了,这是我一生中至今遇到的第一个法事。听到那优美的寺庙歌曲,我不自觉地加入听法事的队伍,歌曲我虽然听不懂,但那节奏不断地撞击我的宁静的心灵,最后听懂了阿弥阿陀几句。我顿时悟到了阿弥是谁,阿陀是谁。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营销管理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这个故事对我影响很深,我从1997年起,12年的营销管理期间,我总是招一些不同风格的人进入我的队伍,逼着自己去尊重并珍惜不同的他们,他们性格不同,风格不同,学历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家乡不同,成家状况不同、文化风俗不同,但是只要他们喜欢销售,喜欢利他事业,喜欢帮助病人康复,我都会录用他们。所谓的英雄不问出处,只要他对销售有兴趣并为该兴趣坚持付出,我都会录用他们。对于解决问题的观点,我也是这样的态度,只要是新颖的观点,我也不问出处,我都会接受它们,如果可以马上运用的或经过改良后可以运用的,我就会使用它们,并把功劳归因于方法的首创者,无论他是谁。结果这支队伍创造了从一般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辉煌成就。
这支队伍成立时,浙江省的销售业绩在公司排名10名,在1999年排名第四名,在2000年排名第三名,2001年排名第二名,在2003年就排名第一名。在2007年依然排名第一名,2006年超越上海市3600多万。使用的促销费用为公司五个大区最少的。在公司出现了这样的评价“杭州大区,公司不给予费用,他们的销售发展会依然强劲,销售业绩会依然漂亮”。而且这些费用都符合公司的政策与国家的法律,财务问题是整个公司最为干净的。企业内部的贪污与腐败在杭州大区几乎找不到。
他们象阿弥一样热情而微笑地对待感性问题,他们象阿陀一样认真而严谨地对待理性问题,他们风格不同,但是他们相互珍惜差异,视差异为宝贵的财富,友好地和谐相处,志同道合地宣药疗疾,播药济人。他们把成为医生良伴作为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是一支有伟大精神与使命的销售队伍。有了这个精神与使命,有了不同风格的团队,大家就选择了一个不在灰色地带,不在黑色地带,而在白色阳光地带进行宣药疗疾的道路,在这个道路上,大家不仅仅是相互鼓励,更多的是相互探讨方法,友好竞赛般的提高销售拜访技能与区域管理技能。我也给予他们大量的技能培训与技能操练,并到医院现场与他们一起锻炼拜访技能。管理者的办公室在市场,最好的学校在市场,我每年将近30%时间在医院,30%时间在员工办公现场。故这支队伍是一个能力导向的队伍,他们追求专业的销售技能与营销技能。有了精神与技能,就无需在灰色地带去“创新”,无需去利用法律的空隙,无需打法律的擦边球。
宣药疗疾的感性精神就是阿弥,专业营销的理性技能就是阿陀,所以这支销售队伍创造了优秀与卓越的繁荣历史。用阿弥阿陀管理组织,管理自己,这是我2008年的第一个感悟